认识室内空气质量 
   虽然「室内空气质量」是个比较新的名词,有关室内空气质量的问题欲存在已久,早于
    人类开始建造栖身之所来保护自己免受自然环境的苛刻对待时经己出现。  
    过往,人们把资源和注意力均集中在如何控制户外环境的空气污染问题。七十年代末
    期,当在工业工作间所预防职业病的工作经已发展了一段时期后,室内空气质量的研究
    工作方才逐渐开展。自此以后,公众对非工业楼宇室内污染物的影响愈来愈关注。随着
    楼宇兴建技术和设计不断变革,公众人士暴露于办公室内的空气的机会增加,关于「病 
    态楼宇综合症」的报导,人们的关注亦有增无已。  
    七十年代末期发生石油危机后,新的节省能源建筑方法应运而生,目的在减少室外空气
    的供应量。这些新动态,加上更密封的楼宇和香港的建筑物几乎全部普遍采用空调,使
    现代办公室的占用人愈来愈跟室外环境隔绝,特别是这些措施使能够从外进入室内的空
    气变得有限,不足以稀释在室内积聚的空气污染物。  
    政府于一九九三年十一月完成了「1989 香港污染问题白皮书第二次检讨报告」,其中检
    定了室内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威胁及其它有关问题。当局并提出了一些适当的措施来处理
    这些问题。与此同时,在办公室楼宇内的潜在空气污染物来源亦倍增。可能释出空气污
    染物质的材料和物品包括:  
    现代化办公室器材,例如计算机、高效能复印机、激光打印机、印照片器材  
    合成建筑材料,例如可释出甲醛的粒子板,含有机溶剂的黏合剂  
    多种塑料材料  
    化学清洁剂  
    楼宇以外的来源,例如汽车废气和烟排放物  
    尽管如此,楼宇设计、器材及办公室消费品的转变只构成办公室空气质量成为公众关注
    的问题的其中部份原因。另一个原因是香港在办公室里工作的人数迅速增加,由于服务
    行业不断增长,现时大部份在职人士在室内环境工作,加上他们一般在室内逗留很长的
    时间,这个趋势促使从社会和经济角度来看,维持良好室内空气质量变得更为重要。  
    研究显示若恶劣的室内环境危害到人类的健康和福祉,生产力亦会受影响。具体的结
    果可能是高缺勤率,较多人员因病请假及工人效率降低(工作质量)等现象。根据美国职业安全及健康管理局(OSHA)估计,商业机构因恶劣室内空气质量而导致每名员工
    每日减少14 至15 分钟的工作时间(根据美国联邦注册署1994 年资料)。除了个别商业
    机构因损失生产力而令成本增加,恶劣室内空气质量亦导致直接投放在广大社群的医疗
    费用增加。根据另一项美国研究估计,恶劣空气质量所引致的总经济成本(包括直接医
    疗成本及因严重疾病而引致的生产力损失)每年达四十七亿至五十四亿美元。但相信实
    际数字可能较此估计数字为高,因为后者并未包括恶劣空气质量对建筑材料及器材所造
    成的损害,例如真菌污染,而产生的费用。  
    对物业管理人员而言,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所增加的能源成本不但可以因缺勤率降低及生
    产效率有所改善而得到抵销,更可因承担赔偿责任的风险降低及在租赁市场上的竞争力
    增加而取得平衡。  
    由于国际上研究室内空气质量问题的时间尚短,而现时对问题的认识水平有限,在这方
    面的公众教育亦很有限。因此在某些情况下曾导致出现混乱、不真实的传言、恐慌、错
    误决策、浪费资源、楼宇管理人员与租户之间关系紧张,及某些机构的形象受损等问题。
    因此,我们必须对室内空气质量有充分的认识才可以减少出现上述不必要的情况。楼宇
    的业主和管理人员在处理有关问题时,应着重掌握正确科学数据,运用逻辑性推理及注
    意与有关各方密切沟通,同时对受影响的楼宇占用人应抱着关心的态度。  |